活力中国调研行|呵护每一颗创新的种子

活力中国调研行|呵护每一颗创新的种子

hyde0258 2025-08-26 装修趣闻 2 次浏览 0个评论

高产高蛋白玉米、电站巡检运维机器人、微创心肌旋切系统……来到 " 中国光谷 "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步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 " 武创院 ")展厅,迎面一棵枝繁叶茂的 " 科创之树 " 引人注目。

" 呵护每一颗创新的种子 ",这棵树既是武创院的精神图腾,也是科创高地光谷汇聚创新力量的重要平台。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刘书文摄

中国第一台飞行汽车的主要设计者,入选福布斯中国 2018 年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多次获得全国创业大赛金奖…… 30 岁出头的创业者邰鑫来身上有不少 " 光环 ",这两年,他有了新的身份——武创院空地一体智能交通研究所执行所长、湖北武创航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吸引这位满脑子新奇想法的年轻人来此扎根的,正是武创院对初创项目的贴心呵护和支持。" 在企业起步阶段,武创院就给予我们‘拨转股’的资金支持;迈入产业化阶段后,武创院则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聚合,已经帮助我们找到了三家客户。" 邰鑫来说,如今,公司正在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领域大力开拓,两年间年订单量增长 4 至 5 倍,员工人数从 2023 年初落户武汉时的 10 个人增加到如今的 30 多人。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刘书文摄

科技创新存在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长周期的特点,也因此极其缺少投早、投小、投长期的金融资本。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武创院创立时的初衷。这家成立于 2021 年 6 月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省市优势产业,链接国内外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头部投资机构等创新资源,建立了 " 早期拨转股 + 中期风险投资 + 成熟期产业资本介入 " 的持续助推孵化机制,助推高校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高效落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汪道文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暴发性心肌炎血液快速检测方案,目前已处于临床阶段,计划今年上市。而此前,由于缺乏启动资金,没有投资机构介入,这项技术成果一度难以转化。

正是得益于 " 拨转股 " 的创新机制支持,这项原创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才能顺利推进。武创院副院长王慧中介绍," 拨转股 " 即前期以科研项目经费方式投入,后期在项目成熟后进行市场化融资时再转成股权。通过 " 拨转股 " 方式,武创院已支持数十个早期科创项目团队迈出成果转化 " 关键第一步 "。

" 因聚而变,惟创则新 "。截至 2025 年 8 月,武创院已设立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 90 余家创新单元,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资源正在这里悄然汇聚,形成中国光谷持续创新的强劲动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活力中国调研行|呵护每一颗创新的种子》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