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hyde0258 2025-07-17 装修常识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乔琪

瑞士高级制表品牌江诗丹顿正在上海张园举办品牌270周年“臻途”限时体验空间。该体验空间会一直持续到2025年7月20日。

这是江诗丹顿第二次在张园举办品牌活动。

上次是在2022年11月,江诗丹顿租下了张园西区的一栋四层楼石库门老建筑,在其中以“家”为母题,打造了江诗丹顿在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江诗丹顿当时在那个空间驻扎了一年的时间,其中还更换了几次不同主题展览。

这次再回张园,江诗丹顿交出了品牌270周年“命题作文”的答卷。1755年,Jean-Marc Vacheron在瑞士日内瓦签下了第一份学徒契约,这被视为品牌的开端。

这次江诗丹顿把“臻途”限时体验空间设在张园西区沿茂名北路的一栋建筑内。

整个展览被划分“传奇源起”、“艺术大师”、“放眼世界”等七个主题展厅,通过江诗丹顿的古董典藏之作、四大传承工艺的代表作、与卢浮宫合作打造的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伟大文明”腕表、以中国传统纹样“海水江崖纹”为灵感的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中国文化标志”腕表、搭载超卓复杂功能的阁楼工匠系列时计等等,多维度地讲述品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江诗丹顿风格及传承总监Christian Selmoni告诉界面新闻,之所以再次回到张园举办限时体验空间活动,是因为张园是上海极具代表性的历史风貌街区,拥有270年历史的江诗丹顿在其中能够找到共鸣。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张园是上海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落,迄今有百余年历史。张园经历了几代人的变迁,建筑风格多样,是中西合璧海派风格建筑的代表。

过去十几年,张园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街区更新,并正式在2022年11月向公众开放了张园西区,呈现出既保留原始建筑风貌,又具备当代生活方式和多元化功能的综合性商业街区。

张园建筑群也因此被称为上海城市生命的“活化石”,大意是它历史悠久,却仍在不断演变更新。

这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使得张园从古至今始终保持生命力,在中西文化交流和对话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早在19世纪末,张园就举办过中国第一场摄影展,成为西方艺术和技术首次进入中国公众视野的重要场所。

时至今日,焕新以后的张园仍然在扮演着这一角色。张园西区在过去三年已经举办了多场艺术、文化、时尚等展览,向公众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匠心工艺和作品,从而促成中外文化的交流、探索与融合。

这与江诗丹顿想要再次回到张园,通过举办限时体验空间来讲述品牌270周年“臻途”故事的初衷不谋而合。

江诗丹顿诞生于1755年,品牌的运营迄今为止从未中断过,它是日内瓦地区现存最古老的高级制表商之一。奢侈品牌举办历史展不但要回顾“来时路”,通常也会展望未来。而串联起过去和未来的是每个当下的经营智慧和决策,它们解释了品牌为什么能活这么久,而且还活得很不错。

另一方面,江诗丹顿希望借助张园中西交流的良好氛围,加上270周年体验空间独到的叙事脉络,向所有对时间、工艺、艺术与文化感兴趣的公众展示品牌历史、文化、工艺美学,尤其是启迪和激发年轻一代对高级制表的理解和感悟,完成新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Christian Selmoni认为,江诗丹顿近三百年来一直在世界高级制表业保持活力有几大原因,首先是品牌对精密制表一以贯之的坚持以及产品策略的“持续性”。

技术创新和钟表形态、设计及复杂功能的创造力是江诗丹顿不断坚持的核心。Christian Selmoni告诉界面新闻,“事实上,江诗丹顿在创立的早年间就已经把制作最高水平的钟表当做一项使命来追求。”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在“传奇源起”展厅,江诗丹顿透过品牌文献、照片、手稿与历史时计作品来讲述品牌的起源与发展。古董典藏中不乏一些创造品牌关键历史时刻的作品,展现江诗丹顿从创立之初就具有的突破边界的能力。

“过去”是相对“现在”而存在的,对照之下这种“持续性”会更加直观。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在“超卓制表”展厅,江诗丹顿专门用互动装置呈现“The Berkley”超卓复杂怀表的多种复杂功能。观展者点击互动屏幕上的表盘不同功能区块,就能轻松解锁不同历法的读时方法。

2024年,江诗丹顿推出Les Cabinotiers阁楼⼯匠The Berkley超卓复杂钟表,它是世界上第⼀款真正具备中华万年历的机械时计,呈现了中国的阴阳合历体系特有的不规则周期及其复杂变化。该作品是目前全世界最复杂的时计,时计内部搭载的3752机芯由2877枚零件组成,搭载了共63项复杂功能,确保精准运行至2200年。

江诗丹顿一向致力于推出打破行业天花板的超复杂钟表。

值得注意的是,江诗丹顿270周年展的主题是“the quest(臻途)”,按照Christian Selmoni的解释,“它可能是你永远无法触及的天花板;这意味着,江诗丹顿始终有空间把制表艺术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

今年为了庆祝品牌270周年,江诗丹顿推出了全新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腕表 – La Première。这款超卓复杂功能腕表融合了5项罕见天文复杂功能,并将它们全部汇聚在厚度仅有2.8毫米的机械模块之中。其中的天体时间追踪功能在全球制表业是首创。

江诗丹顿的坚持还体现在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在270周年“臻途”限时体验空间的“艺术大师”展厅,观众从江诗丹顿过去打造的诸多“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珍稀时计,辅以导览者的讲解,可以直观地感受江诗丹顿的四大艺术工艺:珐琅彩绘、手工雕刻、珠宝镶嵌、机刻雕花。

在珐琅彩绘工艺区,有一款以印度手稿古书边缘装饰的花卉图案为灵感打造的Me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腕表。其表盘采用了大明火内填珐琅工艺,运用了十多种鲜艳的珐琅色彩来绘制印度手稿中的花卉装饰图案。

这款腕表来自江诗丹顿于2014年推出的艺术大师系列“Fabuleux Ornements传奇装饰”腕表,共有四枚以全球多地装饰艺术为灵感打造的腕表,其中还有一款名为“中国刺绣”的时计。

长期以来,江诗丹顿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工坊长期致力于保护、精进和弘扬珍贵罕见的历史装饰工艺,为濒临失传的艺术工艺提供庇护所。每年,江诗丹顿都会推出新的艺术大师系列时计,这些作品以全球不同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人文故事为灵感,令人心旷神怡。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在“携手卢浮宫”展厅,江诗丹顿再次为中国公众带来了与法国卢浮宫合作打造的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伟大文明”腕表。这个发布于2019年的艺术大师系列有四枚限量时计,分别致敬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波斯文明等四大古代文明。

而且,自江诗丹顿与卢浮宫开启合作伙伴关系后,腕表藏家又多了一个选择:只要藏家希望把卢浮宫的典藏艺术珍品呈现于方寸表盘之上,江诗丹顿的艺术大师就可能为藏家定制一枚与卢浮宫合作的艺术大师系列腕表。

这样的跨界合作不仅又一次拓宽了江诗丹顿高级制表的艺术创作边界,也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生命延续提供了另一种样本。

当然,中华文明也是江诗丹顿打造高级制表的重要灵感源泉。

江诗丹顿的时计作品早在1845年就通过当时的代理商进入中国市场,根据品牌历史档案记载,这比江诗丹顿打开德国市场都要早。在过去近200年间,江诗丹顿与东方文明的交流一直持续,中国文化元素为江诗丹顿的高级制表带来了无尽的灵感。

江诗丹顿也在本次270周年展中呈现了多款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精美时计。

其中一枚“中国龙”腕表诞生于25年前,其明黄色的表盘采用掐丝珐琅工艺,表盘中央饰有黄底中国龙形象纹饰。这条中国龙以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宫廷建筑、器物、宫廷服饰的正龙图案为灵感。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到了2024年,江诗丹顿又以中国清代宫廷服饰上的”海水江崖纹”为灵感,打造了一套共四款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中国文化标志”腕表。

在270周年展的“放眼世界”主题展厅,江诗丹顿展出了这几款腕表,并在展厅中央呈现了向故宫借展的清代皇帝龙袍,再现原版“海水江崖纹”设计。整个展厅结合影像图文详实展现了这四枚腕表的诞生过程。

根据江诗丹顿团队介绍,旗下工艺与设计团队花了足足四年时间来打造这四款“海水江崖纹”主题时计,这个过程中艺术大师们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最终将这一图案转化为江诗丹顿语言下的美学表达。

可以看到,探索全球文化和人文精神也一直是江诗丹顿保留至今的品牌传统。

回溯品牌创办早期,江诗丹顿创始人之一François Constantin就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旅行家,从瑞士日内瓦出发,足迹遍布欧洲、美洲大陆及东亚地区。他奠定了江诗丹顿时计创作灵感和风格的多样性,塑造了品牌的全球视野。

不管是以“海水江崖纹”为灵感打造的“致敬中国文化标志”腕表,还是江诗丹顿与其他文化“对话”碰撞出的灵感而打造的精美时计,都充分展示了江诗丹顿品牌的文化态度:高级制表不只是“复杂功能”,它更是一种跨越文化、融合哲思的精神实践。

而在高级制表业,一家品牌能否长久保持巅峰,有一个颇为关键的因素是品牌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创始人的精神和理念。这其实也是Christian Selmoni所说的品牌价值观和作品风格上的“一以贯之”。

Christian Selmoni提到,“要预测未来,我们必须回到过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品牌的过去展现了保持生命力是有章法可循的,但未来如何进化又考验着每个时期工作者的智慧。

瑞士制表行业这两年正在经历奢侈品行业下行周期的考验。

2025年前五个月,瑞士腕表出口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1.1%,较2023年同期同比下滑1.1%。这比较增长主要由同比大涨了28%的美国市场贡献,而其余瑞表全球八大出口市场报告期内仍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在前五个月的跌幅仍是双位数。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有多个瑞士表商恰好处在历史“大年”上,自然要以此举办营销活动。而怎样以适中的预算完成“命题作文”,又能做出成倍的市场效果,这对品牌团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根据江诗丹顿计划,270周年“臻途”在中国内地首展结束后,接下来还会在全球以不同形式巡回展出。江诗丹顿将其中一站落在中国,也是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持续投资的承诺。

而上海时尚消费的国际化程度、品牌和商品供应的多样性,以及消费人群样本量的丰富度都是大中华区首屈一指的。上海消费市场的演化往往是整个地区消费的风向标,而这座城市的百年变迁也深深影响着消费文化的进程。因此把品牌周年活动放在上海,自然也有把影响力辐射至全国,乃至更广大的东亚市场的考量。

事实上,这段时间张园所在的上海南京西路商圈好不热闹,前有路易威登在兴业太古汇开了艘“大船”,后有江诗丹顿把品牌270周年限时体验空间落地张园。多家国内外品牌把大型品牌展览落地该商圈,有效地带动了整片街区的人气。有部分网友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把如今国内外游客聚集的南京西路商圈评价为“有一种经济上行期的美。”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Christian Selmoni回忆到,他第一次来上海旅游是在2004年,之后的21年时间里因为工作就频繁地往来于中国和欧洲之间。“我觉得上海一直在不断进化,我看到了它充满活力又富有创造力,这与江诗丹顿对未来的愿景是一致的。”

张园及其所在的南京西路商圈是当今上海城市更新和演变的一个缩影——这常常伴随着消费社会心态、行为和需求的变化。而品牌顺势而为选址于此也是跟随市场演变的脚步,这恐怕也是江诗丹顿再次回到张园举办品牌活动的另一层因素。

这两年对外开放的张园西区是整个“大张园”的一部分,张园东区目前还在施工阶段。按照规划,东区在完成保护性修缮和区域更新后,会出现一套更完善的商业生态,地面上有酒店、住宅、办公、艺术等多种业态,也有与地铁相连通的地下购物中心。

这些城市生活功能的完善预计会为整个南京西路商圈吸引到需求多元的消费人群,实现整个商圈业态升级和人气的聚集。这给如今正在经历中国市场经营策略调整的奢侈品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江诗丹顿品牌走过270周年,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高级制表工艺,把延续传统工艺美学、弘扬世界各地人文艺术视为品牌发展的使命。但坚守“不变”的时候,江诗丹顿也始终坚持适应每个时期市场的变化,为品牌迈入下个百年做好准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